故事 | 刘亮程:永远欠一顿饭
刘亮程,作家,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虚土 ...
来源:今日头条
评论 | 木心:虔诚的阅读才是深沉的纪念——鲁迅祭
木心(1927—2011),本名孙璞,文学家、画家。著有《哥伦比亚的倒影 ...
来源:今日头条
人物 | 鲁敏:苦闷或骄傲
鲁敏,作家,著有《镜中姐妹》《思无邪》《六人晚餐》等作品。苦 ...
来源:今日头条
理念 | 罗素: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伯特兰·罗素(1872—1970),二十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 ...
来源:今日头条
视界 | 梁羽生:中国武侠小说略谈
梁羽生(1924—2009),原名陈文统,武侠小说家,著有《白发魔女 ...
来源:今日头条
评论 | 韩少功:寻根的条件
韩少功,作家,著有《月兰》《马桥词典》《山南水北》《日夜书》 ...
来源:今日头条
人物 | 李洱:博尔赫斯的意义
李洱,作家,《莽原》杂志副主编,著有《花腔》《石榴树 ...
来源:今日头条
评论 | 孙郁:在鲁迅的暗区里
孙郁,本名孙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著有《革命时代的士 ...
来源:今日头条
故事 | 王小波:积极的结论
王小波(1952—1997),当代作家,著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 ...
来源:今日头条
评论 | 梁漱溟:三种人生态度——逐求、厌离、郑重
梁漱溟(1893—1988),哲学家,现代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 ...
来源:今日头条
理念 | 刘道玉:创新创业的灵感从哪儿来
刘道玉,著名教育家、化学家、社会活动家。曾任武汉大学校长,积 ...
来源:今日头条
读书 | 毛姆:没有一本一劳永逸的书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品 ...
来源:今日头条
评论 | 王蒙:触屏时代的心智灾难
王蒙,中国当代作家、学者,代表作品:《青春万岁》《活 ...
来源:今日头条
视界 | 钱满素:从“文明”的角度来认识美国
钱满素,哈佛大学美国文明史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 ...
来源:今日头条
评论 | 张闳:诗歌为什么暗淡无光?
张闳,文学博士,文化批评家,随笔作家。同济大学人文 ...
来源:今日头条
探讨 | 胡适:中国历史的一个看法
胡适(1891-1962),著名学者、诗人、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毕生倡言 ...
来源:今日头条
评论 | 郑永年:中国知识的悲歌时代
郑永年,中国问题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著有《全球化 ...
来源:今日头条
视界 | 黄仁宇: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
黄仁宇,密歇根大学历史博士,中国历史明史专家。著有《万历十五 ...
来源:今日头条
评论 | 张清华:草根诗歌是这个时代的痕迹
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当 ...
来源:今日头条
理念 | 陈先哲:重识大楼之谓与大师之谓
陈先哲,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教育 ...
来源: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