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关于治学问和做文章
俞平伯(诗人、散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家)首先要好学深思,更重要的是心知其意,要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来源:今日头条
饶宗颐:我的家学经历
饶宗颐(国学大师)家学是做学问的方便法门。要做成学问,开窍十分重要,要让小孩心里天地宽广,让他们充满幻想,营造自己的世界,同时要注 ...
来源:今日头条
雷平: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的先驱陈季同
雷平(副教授)今日之中国,正在海外大力树立中国形象。此时此刻,不可忘记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的先驱陈季同,不可忘记他非常法国化,但更有 ...
来源:今日头条
郭沫若:卖书
郭沫若(文学家、历史学家)你们的生命是比我长久的,我的骨化成灰。肉化成泥时,我的神魂是藉着你们永在。我平生苦受了文学的纠缠,我弃它 ...
来源:今日头条
林徽因:窗子以外
林徽因(作家、诗人、建筑学家)你简直老老实实地坐在你窗子里得了,窗子以外的事,你看了多少也是 ...
来源:今日头条
萧放:中秋节的历史流传、变化及当代意义
萧放(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秋节作为中国社会的传统大节,它起源于人们对月亮天体的崇拜,并复合了古代秋尝与祈子等内容,家庭团聚是中秋重 ...
来源:今日头条
詹福瑞:经典的魅力
詹福瑞(教授、博士生导师)对于读者来说,经典的魅力不在于好读,而在于我们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个人成长的心理需要、精神需要。洞悉人类 ...
来源:今日头条
茅盾:谈独立思考
茅盾(作家、文学评论家)不读书者不一定就不能独立思考;然而,读死书、死读书、只读一面的书而不读反面的和其他方面的书,却往往会养成思考 ...
来源:今日头条
王蒙:这辈子哪本书是属于自己的
王蒙(作家、学者)每一个人要掌握自己最佳的读书人生阅历的平衡点。关于读书,我随便说一点。 第一,我读书不是读得最好的,有很多书别 ...
来源:今日头条
故事 | 牧羊少年的天命
保罗·柯艾略(Paulo Coelho),巴西作家,代表作有《朝圣》《 ...
来源:今日头条
理念 | 叶圣陶:教育与人生
叶圣陶(1894—1988),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品:《隔膜》 ...
来源:今日头条
视界 | 王小波:思维的乐趣
王小波(1952-1997),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 ...
来源:今日头条
理念 | 丘成桐:为学与做人
丘成桐,美国哈佛大学讲座教授、国际顶尖数学杂志《微分几何 ...
来源:今日头条
理念 | 马敏:何谓大学教育之道?
马敏,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现仼 ...
来源:今日头条
视界 | 叔本华:卓越者在独处中享受自由
叔本华(1788—1860) ,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论者、悲观主义哲学家 ...
来源:今日头条
视界 | 魏英:未来,还会有人写信吗?
未来,还会有人写信吗?社会的变迁、媒介的嬗变改变了书信的功能,它越来越焕发出怀旧的气息,远离实用而蜕变为仪式和审美。以后,还会有人 ...
来源:今日头条
故事 | 冯骥才:冬日絮语
冯骥才,当代作家、民间艺术工作者。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 ...
来源:今日头条
理念 | 张晓萌:通往好生活的哲学
张晓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 ...
来源:今日头条
评论 | 朱自清:论自己
朱自清(1898年—1948年),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
来源:今日头条
读书 | 梁晓声:读书的益处
梁晓声,作家,主要作品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 ...
来源: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