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成功试点 - 民生思考 - 民生信息网
首页  >   民生思考  >  正文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成功试点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成功试点
 
——保护国际基金会无动力污水处理试点调查报告
 
        当前,全党正在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特别重视环境保护。然而我省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还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生活污水和废水96%以上都是未加处理而随意排放,造成农村严重的面源污染。因此,对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是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繁重任务,也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为此,我会组织专家对保护国际在我省开展的无动力污水处理试点进行了专题调研,认为保护国际的治污试点有效果、可行,是成功的。同时我们提出几点加快推进的建议。
         一、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势在必行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2015年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显然,党和国家把生态环境建设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贯彻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
        1、我省广大农村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四川是我国淡水供应的一个重要省份,众多的小溪与河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最终汇入长江。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污染已经严重制约着我省及长江中上游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农村的污染负荷占整个污染负荷比重已达30%--40%,部分地区甚至达到70%。在一味追求经济总量发展的大环境下,加之我省经济相对落后,大部分农村的水污染问题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当然也没有实行有效的治理。
        2、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刻不容缓
         一是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问题。农村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尤其是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四处流淌或长期贮存积蓄而不及时处理,使居住环境遭到污染,导致蚊蝇孳生、恶臭弥漫,传播病菌,居民的健康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些污水排入河道使水体遭到污染,破坏生态、生产环境。为了人民的健康,应多渠道探索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尽快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机制,实施好这一重大的民生工程。
        二是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本来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任务。农村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农村水源地严重的安全隐患,加剧淡水资源的危机,严重影响耕地灌溉。因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设施建设,避免因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而引起的农村水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确保农村水源的安全和农民身心健康,是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是农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由于农村生活污水肆意排放,导致环境卫生状况恶化,加剧淡水资源的危机,严重污染的地表水、地下水,使以安全为重要内容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投资环境受到影响,难免让投资者望而却步;同时在水污染环境下生产出的农副产品,必然受到污染,甚至在清洗、运输等过程中也难免遭到污染,致使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受损。这对追求生态农业的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因而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3、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任务繁重
        一是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普遍存在。由于农村生产、生活的分散性和特殊性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大多数农村普遍缺乏完善的污水和垃圾处理系统;无序排放、四处流淌的生活污水收集治理难度较大,经费负担较重。
        二是农村生活污水急剧增加。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随着自来水的普及,卫生洁具、洗衣机、沐浴设施等走进平常百姓家,人均日用水量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普遍急剧增加,这就加大了污水处理工作的难度。  
        三是污水排放极不均衡。农村许多年轻人长年累月外出打工,只在重要节假日或农忙时回家,造成节假日期间污水量猛增,给治理工作带来压力。
        四是污水处理工艺和成本影响工作推进。目前国内有多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但由于各地情况不同,许多处理工艺不适合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造成处理效果不佳,或是成本过高,导致无投资能力,因而阻碍了治理工作的推进。
        二、保护国际无动力污水处理实施项目基本情况
        保护国际组织于2013年在我省崇州市鸡冠山乡竹根村、汶川县三江镇席草村、泸定县磨西镇青岗坪村、石棉县粟子坪乡公益村、峨边县勒乌乡柑子口村五个地方开展生活污水处理试点,经过两年实施,试验点的生活污水基本得到了治理,群众反映良好。
        五个试验点都在自然保护区内,涉及140户526人,其中崇州市鸡冠山乡竹根村,22户115人,汶川县三江镇席草村14户61人,泸定县磨西镇青岗坪村15户59人,峨边县勒乌乡柑子口村一组51户160人,石棉县栗子坪乡公益村三组38户131人。经过测算,五个点年均产生污水约21000m³。
        在试点项目实施前,上述五个点上的生活污水处置方式大致是三种状况,一是居民大多自建有化粪池,采用水冲洗厕所,人蓄粪便都排入池中,然后抽排至林地、或自流入沟渠、河道中;二是生活、洗涤污水经沟渠直接排入河道,或顺着地面流入河道,其中相当部分渗透到土地中;三是把垃圾和人蓄粪便、生活废水统统倾倒和排放到一低洼处,长期积存,一到夏秋蚊蝇满布,恶臭四溢。
        保护国际开展的这五个无动力污水处理试点项目,主要是利用山地的自然落差,不用任何驱动力,通过物理措施和生物技术,建成一个污水净化处理的体系,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具体技术方案有两种:
        一是人蓄粪便通过化粪池集中收集,人工定期清理沉淀物,利用有机肥还田。如图:
        二是生活废水,主要是洗涤废水、厨房污水等,首先是构建联通各户的密闭污水收集管网;其次是根据污水产生量修建污水沉淀池,将污水通过管网引入沉淀池,让其沉淀发酵。第三修建与除去污水中的固体杂质沉淀池相应配套的过滤池,对经沉淀发酵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过滤,达到一定的净化。第四建造人工湿地,种植当地的水生植物,对过滤后的水体通过生物的吸收达到净化目的。通过这一净化系统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一般都可以达到Ⅲ级以上可以利用的水质。概括起来说,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就是通过PE管材构建一套密闭的输水体系,将每户的污水引入三格化粪池沉淀发酵去除污水中的杂质,再流经快滤池进行净化,然后进入垂直流人工一级湿地,利用植物根系以及微生物的吸收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最终排入自然水体。如图:
 
        三、保护国际无动力污水处理技术可靠,投资少,效果好,易于推广
        1、无动力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无动力污水处理技术最早起源于英国,该技术的雏形相对比较粗糙,主要是借助山区、丘陵的自然落差,无需任何的人为动力而形成的自然生态型环保建设。后经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使该技术的推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我国应用该技术最早是在1991年,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不断改进,成为一种新型的组合化粪池,又称为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2003年开始在我国逐步推广。该污水处理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利用建设地点的自然落差,通过铺设的管道,收集居住地居民的生活污水,再根据地形分级差建造的沉降、净化和具有滤化作用的人工湿地,使生活污水在几层装置的共同作用下,达到净化的目的。
        2、无动力污水处理的效果评价
        该技术不需要动力、能耗低、建造成本低、占地少、生态环保、出水水质好,是我国当前在山区丘陵的乡镇社区居民点进行生活污水处理较为经济、环保的技术。该技术经过总结优化后,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简单实用,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便于群众掌握,易于推广。该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除水泥、管材外,大都可就地取材,加之PE管材具有耐腐、耐酸、使用时间长等特点,所以建造成本低。经我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对比测算,现在市面上的各种各样的污水处理设备,不算先期设备和建设的较大投资,仅建成后进行污水处理所需要的动力、人工、药剂等,每m3污水处理的费用就需要0.5元人民币以上,而保护国际的五个试点包括前期工程建设和后期投入所产生的费用,平均每m3处理费用仅需不足0.1元人民币。更重要的是该技术的治污效果好,群众满意。从所到试点的调查看,过去那种污水四处横流、污染环境的状况全然不见,院落、路面干干净净。群众都说这个工程建得好,感谢项目的建设者。他们的环保意识明显提高,都表示要爱护生态环境,保护好项目工程。
        四、对加快农村污水治理的建议
        农村生活污水的污染严重,治理难度较大,但从保护国际的成功试点可以看到,已经有了可靠的治理技术,从其低廉的成本看,也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关键在于政府要高度重视,进行得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实施。为此建议:
        一是营造舆论氛围,提高认识。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需要,是农村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生活生产的迫切需要。因此应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这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形成强力的舆论氛围,使人们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自觉地付诸行动。
        二是农村污水治理要和新农村建设密切结合。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准之一是环境优美,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建设新农村时应将农村污水治理列入主要内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采用相应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并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建设。建成的新农村点,农村生活污水都应实现有效的净化处理,不再污染。
        三是优选农村污水治理方案。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因地制宜、经济节约、技术可行、效果可靠”的原则,选取成本低、效果好的技术路线。例如,在丘陵山区落差较大的地方,可采用保护国际的无动力污水处理技术;在自然落差不大的缓坡地区可采用广安市推行的微动力污水处理技术。
        四是搞好规划。农村的生活污水治理,一定要做到规划先行,只有科学的规划,才能做到科学的治理,规划好了,治理才能更好地落到实处。为此建议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把农村污水处理纳入其中,以县为单位,按水系和山系制定全面的治理规划方案。
       五是多方筹措资金。为确保污水处理落到实处,必须做好资金的筹措,应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即政府、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治理资金的机制。要认真吸引利用好国内国际公益组织的项目资金。政府按市场的规律,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来自其他渠道的资金参与,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环保事业,扩大环保产业投资和融资渠道,逐步使企业投入、社会投入、资本市场、外资成为今后治理资金的重要来源。
        六是领导要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量大面广,任务繁重,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同时,领导必须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党委、政府都应将其摆上议事日程,并实行领导负责制,纳入工作考核,促使层层抓落实。